
RichardLH
2021.12.26 16:16
1315
H2
如何阅读一本书
+
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
+
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
+
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
+
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:基础阅读
+
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:检视阅读
+
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
+
四个问题
+
1. 主题: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
+
2. 想法声明论点:这本书细部说了什么,怎么说的
+
3.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,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
+
4.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最终要的问题,但需要回答前面的 3 个问题
+
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
+
对所读的书进行:书写笔记
+
能够保持清醒
+
阅读如果是主动的,就是一种思考,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
+
将感想写下来,能帮助记住作者的思想
+
做笔记的方法
+
画底线
+
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一道线
+
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 -- 慎用,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
+
在空白处编号
+
在空白处几下其他的页码--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者相关的要点,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
+
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
+
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
+
书前的空白页最好是用来记载你的思想,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,在翻回前面的空白页,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,而不是一页一页或者一个重点一个重点的写
+
三种做笔记的方法
+
结构笔记
+
在检视阅读需要回答的问题中,在目录页或者书名页记录下这些问题和答案
+
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
+
整本书在谈什么
+
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框架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
+
概念笔记
+
主用在分析阅读中,记录的不是跟结构有关,而是跟概念,本书准确性与意义的问题
+
辩证笔记
+
由于是要从好多本相同概念或者相同主题书籍中摘要出来,需要用单独的纸或者笔记本进行记录。这时会在用上概念的结构--就单一主题,把所有相关的陈述和疑问顺序而列
+
培养阅读的习惯
+
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
+
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:分析阅读
+
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
+
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
+
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
+
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
H2
语录:
+
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,却说不出来,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