讨论关系永远比讨论爱情有意义。
在一个寻常的深夜,即使是很小的一件日常困惑,也通往了属灵的交谈,于是大家纷纷点起烟,说起了从前。这就是我们观察的开始。
很容易能观察到,大家都在用理念解决麻烦一旦论起爱情,各位就会陷入观念和理想的表达,或者是对个人主张的一种申明,这方面大家都是接近的:以自由为前提。因为是一种重复的、接近于甜言蜜语的言说,所以渐渐失去意义。
一方面,观念和主张常常是流动的;另一方面,大家一般没有兑现的能力。
即使是在恋爱中彼此消耗、彼此侵占的那部分人,也未必不同意这些主张,甚至正是因为个人主张太过强烈,才陷入此种消耗之中——身不由己,口是心非,不是不想,是难做到。
真要有所突破,就该多谈关系。“关系”才是具有实操性的方式,可以碰撞出一些珍贵的个人经验。
词语即方法,作为方法,“关系”比“爱情”更简洁、更“实在”,更有效,更通向自由。作为方法的意思是,虽然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,甚至有时候就是一回事,思考的时候却应该分开——
按照我们的经验,用爱情作为推论的起点,总导向坏的结果。关系则正相反,从这里开始思考,会觉得事情正在改善。思索爱情,人们会陷入茫然不解;讨论关系,人们才回到自主意识。
好的关系能带来的,不总是浓烈的情感,也不总是热烈的情绪,但总是一种愉悦感,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良好体验。
让双方觉得自信;有持久的互动意愿——谈“爱情”的人,想要的无非就这些。
这听起来很美好,但我要说的是,这不是事情的默认形状。
良好的关系,是通过不断的实践、学习、自省、反思形成的,也许并不舒适,让人很有冲动说一句“算了,我还是躺平吧”,但是实际上很有意思,也很值得。
几乎任何美好的境界也都是这么来的。
最初的关系,可能是反理想、反主张的,可能从观念层面是一无是处的、应该尽早割席的,但最美妙的一点在于,它也是最值得抱以希望的,它是开始。
最接近幸福的路途,我认为就在“关系”之中,无论是亲密的还是不亲密的。而这也是很多心理学流派(如社会建构论)的观点。
个人经验和心理学良性互动时产生的一点火花,分享给大家。